《芳华》是一部描绘青春、缅怀时代的电影。
影片摘要:
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寄人篱下的少女何小萍(苗苗 饰)经过重重试炼终于加入了梦寐以求的文工团,哪知道这里和她曾经待过的那些地方并无不同,她依然得忍受遭人唾弃和欺侮的生活。唯一给过她温暖的,是刘峰(黄轩 饰),不仅仅是对何小萍,被称为“活雷锋”的刘峰把自己的爱情和温暖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人。
实际上,刘峰一直爱慕着美丽活泼的林丁丁(杨采钰 饰),当他选择将这份感情勇敢的表达出来时,却让自己的人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战争开始了,刘峰、何小萍和萧穗子前赴后继的走上了前线,在枪弹和炮火之中,每一个人都在用生命和热血绽放着属于他们的芳华。
这部影片,冯小刚导演用散发着青春荷尔蒙气息的少男少女的芳华,生动展现、深刻缅怀了父母那一代人逝去的芳华岁月。
这部影片的内容和主题是动人心弦的,但从视听层面来看,这部影片的内容优于形式。影片开头对萧穗子等人练舞的长镜头呈现,描绘了一幅充满着青春荷尔蒙气息的年轻画卷。影片的前半部分有对文工团女兵洗澡、游泳等场景的描绘,也有对刘峰的“冲动示爱”的镜头刻画,导演似乎想用如此丰富的镜头语言去全面直观地展现少男少女们的美好年华,也更能突出片名“芳华”代表的美好青春。柔和的光线,暖黄的调色,舒展的身姿,美好的胴体,这些元素构筑了《芳华》的主要视觉部分。而记忆中熟悉的时代旋律,用交响乐再度编配,一种厚重的使命感和崇高感,则在心中油然而生。
1、首先体现在画面色彩的“芬芳”青春。无论是塑造人物性格还是描写故事情节,或者表达宏观主题,色彩的运用都关系到作品的成功与否。《芳华》在光影和色彩上的表现十分强烈,电影是在高饱和状态下,由绿、红、蓝、黄四种颜色组合而成的形成了整体基调,传递出特定的历史气息和时代感。
绿色是环境色的凸显,那是军人的颜色,是全片的基础色。无论前线还是后方,身上的军绿始终如一。整部《芳华》都建立在绿色之上。它为影片定调,也给一代人的青春点亮主题。红色的意义最多变。它是国旗、军旗,也是理想主义的象征。小号手登上坦克,逆光下军旗迎风飘扬,画面中的红与绿无比和谐,那里寄托着美好年华。红色也是血液。青年人为国牺牲,白大褂、绿军装,都是鲜血的衬底。红色偶尔也柔情一下,偷听邓丽君,红纱罩着吊灯,诠释着军旗下的浪漫。无不在冯小刚记忆的滤镜下散发出令人沉醉的光晕。再加上逆光镜头、大光圈所呈现出来的暖色调,很大程度上将残酷的故事本身诗意化。蓝色与何小萍紧密相连。她总是穿着那件靛蓝色的练功服,之后住进精神科,又不得不换上蓝白条纹的“行头”,而那张记录她“芳华”的照片也是蓝色背景。何小萍的伤痛和忧愤,她与集体的“格格不入”,在视觉上是靠蓝色渲染出来的。
黄色则像土壤一般,承载所有的内容。文工团的墙壁金黄而温暖,它“包裹”着那些青年,映衬出理想与朝气。结尾刘峰与何小萍相拥依偎,画面也是暖黄做底。他们的青春留在了那个年代,即便历尽沧桑,还是脱不掉那层底色。
2、其次体现在长镜头的“华丽”悲歌。导演在电影里用了三次完美的长镜头来演绎青春;第一次完美长镜头,冯小刚导演用在了电影开篇的开场舞蹈,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人,唱着歌跳着舞,镜头一镜到底。人物的群像记忆伴随着歌舞形式下逐一登场,于镜头的完美移动中绽放青春,风华正茂。
第二次完美长镜头,冯小刚导演倾力展现在了边境战争上的六分钟长镜头,以刘峰为视角纵观全场战场,长达六分钟长镜头让人紧张到难以呼吸,摇镜头将画面激烈的晃动,刘峰看到战友腰上的炸药包被火星点燃时,主观镜头将观众的情绪带动到高潮,运动镜头将影片的真实感和纪实感发挥的淋漓尽致,张弛有度的场面调度更是渲染了战争惨烈的气氛。侧面烘托了肩负着保家卫国责任的那一代人青春的担当。当战争告一段落,刘峰倚靠在坦克旁眼里含泪,神情疲惫的沉默着。六分钟短短时间将物是人非,青春的湮灭得以完美展现。
第三次完美长镜头,在何小萍和刘峰在蒙自祭拜战友之后,二人坐在长椅上吐露彼此心声。何小萍与刘峰一样,遭遇了文革时期对欲望和追求的压迫,遭遇了战争带来的残酷创伤,也成为了时代变迁中的“弃卒”。当何小萍说出多年来的心声“抱抱我好吗”,表白既动情又可怜,动情的是多年以来一直暗恋刘峰的小萍终于可以当面表达爱意,可怜的是两人都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时代变迁,一个失去右臂成为肉体残疾,一个精神失常成为精神残疾,两个不健全的人都成为了时代悲剧的缩影。他们再也找不到文工团中芳华青春年代的热情与执着,仅仅需要给彼此一个相对安全温暖的怀抱足矣。
3、最后体现在声音的“芳华”余味。声音作为影片“视听语言”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技术的进步以及形式的革新都会使影视水平得到提升。电影中的声音从最初的默片到有声电影,再到如今《芳华》中全新使用的全景声,声音技术每一层次的发展,都会影响电影本身的语言和语法,并推动声音技术继续发展。特别是杜比全景声的推出与应用,不仅能使观众区分来自侧面和正面的声音,而且更能发挥声音引导观众、传达时代环境、渲染影片情境、用声音折射人物内心的作用。通观电影《芳华》中出现的音乐,没有一首歌或一段音乐是原创的,也许会被人说“拿来主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电影中所引用的音乐和舞蹈,几乎是3、40年前最广为流行的,也契合部队文工团的性质和功能。这样的“拿来主义”,也正是导演要真实再现那个年代的高超手段,同时也获得了很少进影院的50后、60后的强烈认同。经历了战争和荣誉的何小萍患了精神病,在文工团最后的一次演出中,《沂蒙颂》的音乐响起,台上的舞蹈语言唤起了何小萍深藏的记忆,正是这个舞蹈排练时刘峰完成了托举,她一个人走出剧场,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正是这部民族的红色经典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影片中的时代正是这部舞剧最受欢迎的年代。治愈了片中人物的同时,也催发了观众的热泪。
其次,独特符号化的流行音乐也成为时代面貌的深刻还原,小号手陈灿把录音机包在报纸里,神秘兮兮地带去给女兵们听。他打开工作台上的白炽灯,扯一块红布,盖在灯罩上,房间瞬间罩上一层暧昧的暖红色。就像是在进行一场仪式,磁带被塞进录音机,按钮按下,邓丽君的《浓情万缕》软绵绵地飘散在空气里。这些年轻战士的意识里第一次没了“我们”,只剩“我”,多情的“我”。从而也推动了刘峰勇于破除内心的桎梏和林丁丁的表白,音乐在此时不仅透视丰富的叙事层次,而且会让观众察觉到影片情节处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之中。更重要的是能让观众跟人物一同进入影片设置的环境,使观众更能够深切地体会影片中的刘峰的内心萌动,这种真实的感受正是影片中声音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