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艺联传媒培训学校 欢迎您! 咨询电话:029-81542259
优势专业
   戏剧影视导演
   影视表演专业
   播音与主持专业
   曲艺专业
   航空服务与管理
   服装表演专业
联系方式

招生电话:029-81542259
联系人:盟盟老师 张老师
精品校区:西安市雁塔西路161号世纪经 典大厦A座1105

关于艺联
  西安市雁塔区艺联艺术培训中心成立于2007年6月,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艺术类培训中心。我中心专注于高中生传媒艺考培训,专业主要涵盖播音主持、影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航空服务与管理、服装表演等。自成立以来,以传承发展学生的个性艺术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国家和社会贡献了大批的新时代艺术人才,很多学员通过在我校学习后考入知名的艺术院校。
艺考知识
视听语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视听语言分析
查看:287  发布日期:2022/6/7 9:53:34
1. 叙事镜头的运用与处理
01 全景镜头
复原文物的全景镜头,既能反映出人物的整体形象,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物的真实面目,也能显示出人物的动作、外貌和周围的环境。纪录片采用了全景影像,尽量还原了当时的场景,让观众有了亲身体验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利用大量的全景镜头,将文物复原的场景环境尽量呈现出来,使观者能够亲身体验到文物的复原,并将其复原过程的真实性还原出来。例如,在谈到故宫的钟表修理师傅王津时,以破旧简陋的工作环境和各式各样的维修设备为主要工作背景,反映了故宫的文物修缮过程中,一代一代地延续着对文物的保护,一代一代地展现了修复者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现代科技与科技相结合。而像钟修复这种全景镜头,在青铜器、漆器、木器、书画等修复团体中屡见不鲜,透过这种全景影像,将故宫文物修复的真实景象展现给观者。
02 特写镜头
表现角色内心细腻感情
文物修复人员的专心致志特写是记录片叙述的一种常见方式,往往是一种局部的影像再现,它的主体往往是一幅满屏的图片,而在较小的地方,背景则是模糊的。近距离拍摄通常是为了表现人物内心的细腻和内心的感受,描绘出人物的外部形象,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震撼效果。
《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中,利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将文物修复者在修复文物时的一些小片段呈现出来。在这部纪录片里,大部分的特写都是修复文物的工作,比如,当王津带着一副眼镜,全神贯注地盯着时钟内部的零件运转,寻找问题的时候,他的近景。漆工小组里的闵俊嵘,在油漆损坏的瑟上漆时,反复仔细的特写;纺织整理组在故宫宫灯花穗清洁过程中的特写。这些多次展出的文物修复专家在工作中的近照,一方面反映了故宫文物修复人员的敬职敬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文物修复人员的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的融合。
03 空镜头
转换过渡不同的意境
意境深刻的空景,通常是指没有拍摄对象,只有风景或静止的场景。空镜头的作用是表现叙事背景、画面镜头之间相互的转换,能传达出一种意境的深刻和对叙事题材的思考与感情。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空白画面,主要是用来描绘故宫的自然风光和场景。就像是一道斑驳的红色宫墙,一座雄伟的宫殿,一棵郁郁葱葱的古树。这种空洞的使用,不会让人觉得突兀,但却能起到控制时空和节拍的作用。斑驳的朱红宫墙记载了故宫的沧桑,宏伟的宫殿显示出曾经的皇室气派与帝王的尊贵,细雨中的琉璃瓦,则是别样的温婉和诗情画意。
2. 纪录片的画面色彩与节奏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纪录片,它通过画面的光影色彩的变换,画面的节奏和节奏的起伏,呈现出别样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气氛,传达出不同的文化意蕴和主题。
01 突出的色彩搭配
在纪录片中,画面的颜色是一种很重要的视觉要素,它的颜色搭配或明或暗,或热烈或冷漠,可以显示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多样的色彩变幻,表现出不同的意蕴和内涵,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纪录片影像主题和思想表现。
《我在故宫修文物》三集的纪录片,最常见的就是红色。朱红色的背景衬托出了“故宫修缮文物”的真实情景,让人体会到故宫的悠远时光和厚重的历史沉淀。金碧辉煌,这是形容故宫的另一个重要词汇,整个纪录片里,无论是金碧辉煌的屋顶,还是代表着王位的王座,又或者是橱窗、门扇等日常用品,都与朱红色相得益彰,彰显着曾经的繁华。这两种颜色的对比和对比,使故宫目前的状况更为真实、客观。另外,在整个纪录片中,象征着蓬勃的绿色也更多地呈现出来,以绿树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些绿色元素的加入,使故宫这个“死物”充满了无穷的生气,同时也暗示着,正是因为有了文物修复大师的代代相传,故宫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02 轻快简约的画面节奏
紧迫又不失从容
纪录片经常采用蒙太奇的技术,来控制镜头的节奏,并通过合理的镜头变换和组合,使纪录片的节奏变得更强、更柔和,从而达到一定的剧情效果。影像的节奏改变是纪录片视听语言的一种表现。就像伯格所说的,“每个镜头和镜头之间的转换都是一种提示,它在向我们传达某种信息。”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片头,以青铜、木器、陶瓷、钟表、书画、织绣等各种文物和修复作品,以简洁、沉稳、简洁、明快,展现出一种有序的变化。光线的迅速变化,暗含着时光的流逝,隐喻着故宫在历法上的变化。整个纪录片的拍摄,都显得很有节奏感,但也有一些快速的镜头切换,给人一种紧张而又冷静的感觉。
3. 音乐音响的表现力
声音是纪录片中的音像语言,它具有很强的空间表达能力。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音响、音乐等声学要素的使用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就从同期声、自然声、解说词等几个角度来阐述它的表现。
01 同期声
同期声,就是用摄像机记录下的现场声音。同时,声音也在诉说着故事的来龙去脉。《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中,大量地运用了文物修复人员的工作时间:有机械在文物维修现场运转的声音;有师傅在修复过程中对文物进行口传;一位文物复原师一边工作,一边讲述他和故宫的渊源。这种同步录音的使用,让纪录片变得生动起来,不再是单调的解说,而是将一幕幕真实的历史记录下来,让纪录片从讲述文物到修复,再到修复。同期声的运用,使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意象更加丰富。
02 自然音响
自然音响是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鸣、昆虫的叫声,还有人工环境中的声响。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第2集里,故宫的场景中,鸟儿的叫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艳阳高照、绿意袭来,都给人一种鸟语花香的感觉。比如,第3集中,在雨中,皇宫的琉璃瓦屋顶,雨水从屋顶上滑落,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故宫岁月不惊人的感觉。
03 解说词
“解说和字幕更能体现作者的主观判断,而不同类型的纪录片往往会有不同的解说辞。”在纪录片中,往往会有解说词的出现,对某些画面中的事物进行必要的解读和升华。比如,在木器组的那一幕里,两个人的师徒之情,就被解说的很简单,但又很自然真诚。再比如,故宫里的现代文物修复师,大多都受过了高等的教育,才能有幸将文物交到最合适的人手中。这些行云流水的文字,就像是故宫的文物修复人员,他们是如何在守护故宫,世世代代。
  专业设置 艺考动态
  艺考招生 专业测试
  导师团队 艺考知识
  学员风采 艺联动态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艺联传媒 招生办电话:张老师15829225721(同微信)盟盟老师:15229357739(同微信)   陕ICP备20011352号
精品校区:西安市雁塔西路161号世纪经典大厦A座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