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也即1896年,上海的一座茶楼里就放映了“西洋影戏”。国人最初把电影称之为“影戏”,是因为中国民间灯影戏(也称皮影戏)利用光影制造画面的原理与现代电影十分相似。早在距今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用灯光将影像投影在布帐上的方法,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种娱乐方式深受中国百姓的喜爱,在不同省份都形成了富于特色的地方传统。1767年中国的灯影戏传入法国,1776年,又传入英国伦敦,时至今日,在巴黎电影博物馆、意大利都灵博物馆中,还可以见到中国灯影戏某些装置的陈列物。不少电影史学家甚至认为,电影是受中国灯影戏的启发而发明出来的。
世道轮回,最初到中国放电影发洋财的多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不过没过多久,中国留学生林祝三便于1903年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的天乐茶园,开始了中国人自己放映电影的历史。到了1905年,中国人又自己拍摄出了一部名为《定军山》的电影。这部影片为戏曲纪录片,由当时的京剧名角谭鑫培和北京丰泰照相馆联合摄制而成(这段富于传奇色彩的往事,在《西洋景》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十分大胆的演绎)。8年后,郑正秋和张石川在上海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又过了9年,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和第一所电影学校问世,及至1931年春,中国又有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中国最早的影片摄制公司(上海“亚细亚”,创办于1909年;香港“华美”,创办于1913年)最初是由美国人投资兴办的,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导演在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其间拍摄的《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都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亚细亚影戏公司倒闭两年后,曾任亚细亚顾问的张石川自筹资金在上海创办了幻仙影片公司(1916年),从而开创了中国民营电影公司的先河。1922年,张石川和他的老搭档郑正秋等人联合创办明星影片公司,以一部《孤儿救祖记》开创了中国自有电影以来的最高卖座记录。这一事件极大地刺激了电影从业者和中国商人,据统计,1925年前后,在上海、北京、天津、镇江、无锡、杭州、成都、汉口、厦门、汕头、广州、香港等地,新开设的制片公司约有170多家。在新开设的制片公司中,上海的公司占了八成以上。上海成为中国电影业的重镇,其原因并不难理解,上海在二十年代末,即已飙升为世界第五大城市,有东方巴黎之称。上海小市民的自命不凡,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
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电影业的黄金时代,这其间既有商业化程度很高的娱乐片(如武侠片、古装片等),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生问题剧”,到了1931年日本人入侵东北之后,直接干预时政的影片也多了起来,电影从摄影棚中走出来,承担起唤起民族精神的时代任务。从二十世纪一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国电影是和一个民族沧桑的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此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把中国导演按照时代的进程划分为五代人。第一代,以活跃于一二十年代的张石川、郑正秋为代表,为电影事业的开拓者(默片时代)。第二代,以活跃于三四十年代的蔡楚声、第三代导演拍摄的影片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对革命战争年代的讴歌与回忆,如《红色娘子军》、《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鸡毛信》、《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一类是对黑暗旧社会的控诉,如《白毛女》、《林家铺子》、《青春之歌》、《早春二月》等;一类是对新社会新生活的赞美,如《李双双》、《霓虹灯下的哨兵》、《五朵金花》等。尽管这些影片全都符合“革命的浪漫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路线,在十年文革(1966-1976年)期间还是难逃厄运。不过,它们已经给那个时代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0、50岁以上的中国人不可能不对它们怀有某种别样的亲切。
注:此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